首页

黑冰女王在线

时间:2025-05-26 03:13:21 作者:深汕惠揭四地首度联动开展海上防台风实战演练 浏览量:10625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台湾特殊教育研究员:教师专业度助力普特教育融合发展

  作者 周昕

  “大家常问我,特教教师都教什么科目?”黄彦融走上讲台的第一个问题,就让听众将目光聚焦到这位来自台湾,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身上。

  10月25日至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作为会议中唯一探讨两岸教育的专题研讨会,27日的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起初,黄彦融对特教专业的理解并不深。他告诉记者,所谓的特教,就是根据学生个别不同障碍类别及程度进行适性教育。

  利用职前实习的机会,黄彦融通过一年的时间从理论真正来到特教实践教学。2009年硕士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特教教师。

  如果说职业选择是因为热爱,那么爱心和耐心就是这份热爱的“保鲜剂”。“成为特教教师的初心就是想努力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成长。”黄彦融回忆道。

  成为台“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后,黄彦融继续关注特殊教育课程及教师素养的发展。在2023年的一项研究中,黄彦融通过分析台湾三县市中学特殊教育班级课程计划发现,与普通专任教师不同,研究对象的每位特教教师平均需要负担3至6种任教科目。此外,特教教师还要肩负撰写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陪同学生进行专业治疗服务、家校沟通等与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相关的事务。

  台下,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宋国语不住地点头。本科时,宋国语曾经到北京的一所特教学校实习。“我们不仅学习如何授课,还要一对一深入观察、了解和辅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从帮助孩子参与课堂活动,到正确引导他们控制问题行为,乃至于与家长及社会康复机构协调沟通等,特教老师无一不在。

  尽管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在这个特殊的讲台上,黄彦融站了12年,“我的教学秘诀就是让每个孩子在做中学”。

  曾经为了训练一名自闭症学生自行从家里走到学校上课,家长和老师们一起带着学生认路、过街口,一次次演练遇到突发状况时应该要做的反应。两个月,这段1500米的“上学之路”,黄彦融陪着学生数不清走了多少遍。当见到学生能够自主走来学校时,黄彦融将那个早上深深定格在脑海中。

  “特教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当我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对老师流露出的亲近与信任,那种实在的感动也是满满当当。”宋国语如是说。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深入研究,黄彦融发现,爱心和耐心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专业度——不仅要具备学科知识教学能力,还需要理解特殊学生特质的专业知识。

  黄彦融介绍,目前台湾的主流特殊教育为融合教育,并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安置在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集中式特教班、普通学校分散式资源班等班级类型。“特教老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化量表测试、行为观察等方式来判断学生处于怎样的程度。”

  “借助这次会议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两岸教育中,共同面临着包括数位工具介入在内等问题。”黄彦融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说,“特殊教育需要走向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两岸教育本一脉,特殊教育的交流更要站在同一个思维起点上进行对话。”

  “正如黄老师所言,特殊教育需要拥抱新技术,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宋国语说。

  随着新技术的参与,特殊教育中的每个“海伦凯勒”,将有越来越多的“安妮老师”将其视若珍宝。(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微故事|一份国礼见证中法文明交流互鉴

据了解,“运河不夜城”项目定位为“共赏人间千古景,寻梦京杭大运河”,占地200亩,预计投资2.5亿元。在深度挖掘武清千年古邑文化底蕴,展现“潞水帆樯”、“三义屯雌雄兄弟传说”等地域特色文化基础上,项目整合大运河沿线历史、人文、景观建筑等文化形态,构建运河文化场景、传承运河民俗非遗、弘扬运河畔红色精神,同时布局落地灯光秀、古风演艺、美食餐饮等业态。

立德树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此外,爱飞客小镇还建有风洞飞行体验、幻境球幕影院、模拟战场体验等低空经济衍生出的多种旅游业态。每年有近1万人来这里体验风洞飞行、近3000人体验跳伞、近10万人开展航空研学,年吸引游客近80万人次,被称为国内低空飞行爱好者的“新一线城市”。“到荆门‘飞’起来玩”也成了广大游客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400余名青少年“舞”动长安 展示“小众”项目时尚魅力

拉萨2月21日电 (王泽栋)进入冬春季防火期以来,林芝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林内可燃物激增,近日来,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结合驻地森林防火形势和旅游景区具体情况,定期派出执勤分队前往驻地重点林区、景区开展以设卡检查、携装巡护、防火宣传等为主要工作的防火执勤专项行动。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已突破50万标箱

德拉特还称赞了中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脱碳方面的示范作用。他认为,虽然当前仍存在挑战,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多国都需要同中国合作,在绿色能源方面共同发展,并向中国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完)

河南“文化游”持续火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